# 传输层
TCP/IP协议簇中的传输层位于应用层和网络层之间。为应用层提供服务,接收来自网络层的服务。传输层是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程序的联络人,是进程到进程的连接。传输层是TCP/IP的核心;是互联网点到点交换数据的逻辑媒介。
# 介绍
传输层在两个应用层之间提供进程到进程的服务,一个进程在本地,另一个在远程主机。两个应用层存在一条假想的直接逻辑链路。传输层为应用层提供了两种可用协议。一种是UDP,一种是TCP。UDP提供不可靠、无连接的服务,TCP提供可靠、面向连接的服务。应用层程序必须指明使用哪一种运输层协议。
UDP和TCP的基本职责是,将两个端系统间IP的交付服务扩展为运行在端系统上的两个进程之间的交付服务。将主机间交付扩展到进程间交付被称为运输层的多路复用(multiplexing)和多路分解(demultiplexing)。UDP和TCP还可以提供报文的完整性检查。进程间的数据交付和差错校验是运输层提供的最低限度的服务,也是UDP仅能提供的两种服务。TCP则提供了多种附加服务,比如可靠数据传输、拥塞控制等。
# 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
将运输层报文段中的数据交付到正确的套接字的工作称为多路分解。在源主机从不同套接字中收集数据块,并为每个数据块封装上首部信息生成报文,然后将报文传递到网络层,这些工作称为多路复用。
我们使用IP来定义主机。为了定义和标识进程,我们需要第二个标识符,称为端口号。在TCP/IP协议簇中,端口号是16位整数(0~65535)。
客户端程序使用端口号定义自己,这属于临时端口号,因为它只在客户端程序运行期间短暂存在。临时端口号推荐大于1023。
服务器进程必须使用一个端口号定义自己。但这个端口号不能随意选择。TCP/IP使用全局端口号,又称熟知端口号(well-known port number)。
在与终端通信时,IP和端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。IP地址用来确定唯一主机,端口号确定该主机上的唯一进程。
ICANN把端口号编码划分为三种范围:
- 熟知端口。0~1023,由ICANN分配和控制。
- 注册端口。1024~49151。ICANN不分配不控制,可在ICANN注册以防止重复。
- 动态端口。49152~65535。不受控制也不需要注册,任何进程都可以使用。
# 无连接的多路复用和多路分解
UDP套接字由二元组构成(目的IP地址、目的端口号)。发送方为UDP报文写入目的端口号、源端口号后,交给网络层转发。接收方收到多个UDP报文时,通过提取首部的目的端口号,将数据交给对应的套接字进程。
# 面向连接的多路复用和分解
TCP套接字由四元组构成(源IP地址、源端口号、目的IP地址、目的端口号)。当一个TCP报文到达,接收方通过全部4个字段来确认唯一套接字并交付数据。与UDP不同的点在于,如果两个TCP报文源IP或者源端口不同,TCP可能会将数据交给不同的套接字处理,因为TCP是面向连接的。
# 无连接运输UDP
UDP仅仅对IP协议做了很小的扩展——差错校验和复用/分解。使用UDP发送报文前,发送方和接收方的运输层实体之间没有握手。因此UDP被称为是无连接的。
# UDP报文结构
UDP报文由首部和数据部分组成。UDP首部只有四个字段:源端口号、目的端口号、长度、校验和。
# UDP校验和
发送方的UDP对报文段中的所有16比特序列的和进行反码计算,求和时高位溢出会被回卷到低位,计算的结果存入校验和字段。在接收方,将16比特序列再进行加法运算,如果没有差错,则结果应该是全1。UDP实现差错校验是基于端到端原则,该原则表述为因为某种功能必须基于端到端实现,与较高级别协议提供这些功能相比,在较低级别上设置的功能可能是荣誉或者几乎没有价值的。UDP能校验差错,但不能纠错。UDP只能丢弃出错的报文,或者交给应用程序自行处理。
# 可靠数据传输机制
校验和
用于检测一个传输分组中的比特流错误
定时器
用于超时/重传一个分组。可能因为该分组(或其ACK)在信道中丢失了。接收方可能接收到同一个分组的冗余副本。
序号
用于数据流按顺序编号,接收分组的序号间隙可使接收方检测分组丢失。相同序号的分组可以让接收方检测到冗余副本。
确认
接收方告知发送方一个分组被正确接收。确认报文通常携带被确认分组的序号。确认可以是逐个,也可以是累积。
否定确认
接收方告知发送方某个分组未被正确接收。否定报文通常携带未被正确接收的分组序号。
滑动窗口、流水线
发送方被限制仅发送落在窗口内的分组。允许一次发送多个分组但未被确认,发送方的利用率在停等协议的基础上被增加。窗口长度可以根据吞吐量、网络拥塞情况来动态设置。
# 面向连接的运输TCP
# TCP连接
TCP连接没有物理实体,属于逻辑线路。TCP协议只在端系统中允许,所以中间的网络设备(路由器、交换机)不会维持TCP连接状态。路由器对TCP对连接完全视而不见,它看到的只是数据报。TCP连接是点对点的,因此不具备多播功能。
客户端发送一个特殊的TCP报文段,服务器用另一个特殊的报文段相应,最后客户端用第三个特殊报文段相应。前两个报文段不包含应用层数据;第三个报文段可以承载应用层数据。由于连接过程发送了三个报文段,所以这种连接过程被称为三次握手(three-way handshake)。
TCP连接建立后,两个远程进程就可以通信了。TCP将应用层的数据引导至发送缓冲区(send buffer),发送缓冲区是三次握手期间创建的缓冲区之一。TCP会从缓冲区取数据发送到网络层。TCP从缓冲区读取的数据长度受限于最大报文段长度(Maximum Segment Size,MSS)。MSS通常根据本地主机的最大链路层帧长度(即最大传输单元(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,MTU))来设置。以太网和PPP链路层协议都具有1500字节的MTU,因此MSS的值一般设置为1460(为TCP/IP首部预留40字节位置)。
TCP为每块数据追加一个TCP首部,从而形成多个TCP报文段(TCP segment),这些报文段下发给网络层后,封装成IP数据报发送到网络中。TCP接收到一个报文段后,将其放入接收缓冲区,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缓冲区读取数据。
# TCP报文结构
TCP报文由首部和数据字段构成。首部包括:
- 源端口号。
- 目的端口号。